首頁 > 黨建專欄 > 知識園地
                                            全面深化改革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時間:2024-09-10 09:14: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將“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置于“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的首要位置,既突出了以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牽引地位,又彰顯了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對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復興偉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緊扣“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這一改革主題。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鮮明主題。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聚焦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因此,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緊扣“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這一改革主題,加快形成同發展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既有“新”的培育——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例如,新質生產力與風險資本是相互成就的“孿生關系”,必須建立更強大的投資體系,鼓勵和規范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也有“舊”的改造——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市場主體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同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核心問題,進一步優化政府與市場關系,優化營商環境,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效益優化,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全面、完整、準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一改革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可見,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協調為內生特點、綠色為普遍形態、開放為必由之路、共享為根本目的的先進生產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只有在與新發展理念對標對表中,以改革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才有了準星和抓手。

                                            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以新發展理念來引領改革。其一,把創新發展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一動力。通過整合創新資源,以前沿科技創新迭代引領產業模式、業態、形態創新。其二,把協調發展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等。其三,把綠色發展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普遍形態,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為抓手,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含綠量”,以綠色發展塑造先進生產力的“綠”質態。其四,把開放發展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推動建立健全塑造新發展格局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強化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增強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的主動權和自主權。其五,把共享發展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本目的,拓展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革命帶來的運用場景,讓“科技紅利”服務于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創造,更好激發新質生產力中“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牢牢守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這一改革導向。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原創理論,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本立場;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創造經濟快速增長奇跡、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寶貴經驗和重要法寶。為了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牢牢守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改革導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就需要不斷完善與人的全生命周期、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相適應的民生供給體制機制,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和創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形式,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文化新質生產力、數字新質生產力等具體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精準聚焦“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這一改革重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新質生產力是把科技創新作為核心要素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而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主體,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精準聚焦“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這一改革重點,通過不斷推動教育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優化人才配置,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融合互動和協同發展的新局面,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推動社會生產力的全面進步。高等教育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承擔著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的重要職能,是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力量。在人才培養方面,緊跟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聚焦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推進學科專業結構優化和內涵提升,建設更多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不斷增強人才培養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和匹配度。

                                            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更加重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這一改革方法。以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主導,更好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確保各項改革破立結合、相得益彰,發生“化學反應”,必須堅持正確的改革方法論。其一,堅持守正創新。雖然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為主導,但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方向至關重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基本原則不動搖。同時,基本經濟制度當中的所有制、分配制、經濟體制等維度是底線邏輯,是根本保證。其二,更加注重系統集成。緊緊圍繞總目標明確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推進方式;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系統工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領域,也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應“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其三,要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實。全國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確保黨中央改革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同時,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改革,落實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版權聲明:呼倫貝爾擔保網為開放性信息平臺,為非營利性站點,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境,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除部分原創作品外,本站不享有版權,如果您發現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
                                            熱點推薦
                                            平語近人
                                            平語近人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
                                            国产激情无码在线综合_国产精品制服一区二区_亚洲超清无码专区_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